2021年10月28日下午,由十大赌博网站推荐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红山文化研究基地、内蒙古红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内蒙古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共同主办的“紅山講壇”第十四期讲座圆满举办。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锋,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孙永刚教授和吕富华教授主持。本次讲座题目为“晚更新世东北亚旧石器技术扩散与人群交流”。历史文化学院教师以及以2020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研究生参加了讲座,其他年级及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通过远程会议应用参与讲座。会议期间就晚更新世东北亚旧石器技术扩散与人群交流的有关问题展开讨论。
孙永刚教授主持会议中
在《晚更新世东北亚旧石器技术扩散与人群交流》讲座中,李锋老师围绕晚更新世人类演化和扩散的背景、尼安德特人在东亚存在的考古学线索、现代人扩散的“北方路线”、机遇与挑战四部分内容展开。
历史文化学院师生聚精会神地听讲座
李锋老师首先聚焦现代人的起源与演化这一重大科学问题,从考古学、化石人类学和分子生物学人类演化和扩散的三大领域入手讲述了晚更新世人类演化和扩散的背景。李锋老师接着以“金斯太遗址”为例讲述了尼安德特人在东亚存在的考古学线索,主要讲述了这一遗址在2021年的新发现有石镞、细石核、细石叶、骨器与装饰品等,这一遗址出土的石器具有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特点。
随后,主讲人又讲述了现代人扩散的北方路线,目前的研究热点是早期现代人的起源与扩散路线。学术界在讨论这一问题时,以往多关注自非洲沿阿拉伯半岛、印度等地区扩散的“南方路线”。近些年来,随着古DNA分析技术的发展、新测年技术的应用和水洞沟等遗址发现的新材料与新研究成果,现代人群扩散的“北方路线”越来越受到关注。
截至现在,早期现代人沿“南方路线”扩散到中国的考古学证据十分薄弱,而北方则发现明确的具有“西方”特点的考古学遗存,预示“北方路线”的存在,水洞沟遗址为研究早期现代人扩散的北方路线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为探讨旧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群关系提供了珍贵信息。
最后,主讲人就北方路线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总结性的讲述,中亚、中国西北地区等发现的相关考古遗址还较少,还需要更多的考古资料去填补北方扩散路线上的空白;早期现代人化石的发现和古DNA的研究案例较少,基础数据有待补充;北方扩散路线所在的区域地理环境多样(林地、草原、沙漠等),早期现代人扩散过程中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是今后相关研究的重点;早期现代人扩散中与古老类型人类基因交流频发,他们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否存在、以何种方式存在、如何在考古学材料中辨识等都是这一研究所面临的挑战。
在讲座主体部分结束后,李锋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金斯太遗址、大牛洞、三龙洞和水洞沟遗址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同学们受益匪浅。
编辑:蔺 琼
摄影:阎允澜
校稿:张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