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講壇”·第十六講——秦始皇陵及出土文物

来源:发布时间:2021-11-05

11月3日下午,由十大赌博网站推荐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红山文化研究基地、内蒙古红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内蒙古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共同主办的“紅山講壇”第十六期讲座圆满举办。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秦始皇陵博物院研究员、副院长田静,主持人是十大赌博网站推荐考古学领军人才塔拉教授。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师、2020级文博专业的研究生参与讲座,其他各年级相关专业校内外师生通过线上会议参加了讲座。

本次讲座作题为“秦始皇陵及出土文物”,并就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等问题展开讨论。

历史学院2020级研究生聚精会神的听讲座

田静院长介绍秦始皇陵。秦始皇帝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埋藏最丰富的一座陵园。陵园的布局和礼制上的设施,在继承前代传统葬制的基础上,又有许多创新,对后代帝王陵园产生了深远影响。田院长表示:1961年3月,秦始皇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3月,在秦始皇东1.5公里处发现陶质兵马俑,震惊中外,秦始皇陵出土文物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讲座期间,田静院长主要从历代关于秦始皇陵的调查记录、新中国成立后的秦陵考古工作、秦始皇陵及其出土文物的价值三个方面来介绍秦始皇陵及出土文物。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李斯列传》是最早记录秦始皇陵选址、修建和地宫埋藏情况的文献资料。《汉旧仪》和《汉书•刘向传》也记录秦始皇陵埋葬情况。明代都穆实地考察秦始皇陵,并在《骊山记》中记录陵园内外城、门址的测量数据。

到1906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实际测量秦始皇陵封土的高度、状和底边尺寸,并在《长安史迹考》中做了记录。1917年,法国学者维克托•萨加伦来到秦始皇陵调查,观察到秦陵封土外形有高低不同的三层合阶。

建国后,在1958年,在秦始皇陵东安沟村出土了一件丽山园铜钟,钟底部有铭文,该钟自名“丽山园”,应是“丽山园”之器,“丽山”是陵墓之名,园是陵园。这是证实秦始皇陵原名“丽山园”的实物证据。1962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对秦始皇陵进行考古调查与勘探,绘制了第一张陵园平面布局图。1974年3月,秦始皇陵进行的考古勘探、调查保护和研究工作全面展开。1974年7月15日,陕西文物部门派工作队进驻秦兵马俑考古工地。秦始皇陵出士文物有陶俑、陶马、陶瓦当,有青铜车马、青铜兵器、青铜乐器、青铜水禽等。这些文物反映了秦朝严密的工程管理体系,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秦始皇陵最著名的文物就是秦兵马俑,秦俑三坑内埋藏有近8000尊陶俑。一排排一行行,队列整齐,一尊尊一个个,精雕细刻,向人们展示了秦帝国气吞山河的军事实力。秦始皇陵出土兵马俑特色鲜明的脸型、令人惊艳的彩俑、新潮时尚的发型、形式多样的胡须、实用美观的带钩、塑造逼真的陶马等也都值得研究。


田静院长认为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的资料表明,秦始皇陵布局严谨,规模宏大;秦兵马俑内涵丰富,场面壮观。秦陵出土文物涉及秦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思想、艺术等方面。充分利用秦始皇陵出土文物资料,对于丰富和深化了秦代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塔拉教授总结发言

最后田静院长重点指出,秦始皇陵的挖掘工作还要继续,需要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人员的努力,并强调把考古工作与文物保护工作结合起来让秦始皇陵兵马俑更好的展现其价值。

编辑:韩  鹏

摄影:陈  赛

校稿:张  明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