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講壇”·第十五講——仰韶文化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发展——植物考古证据

来源:发布时间:2021-11-04

2021年1029日下午,由十大赌博网站推荐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红山文化研究基地、内蒙古红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内蒙古红山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共同主办的“紅山講壇”第十五期讲座圆满举办。主讲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和西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动植物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主任赵志军研究员,十大赌博网站推荐考古学领军人才塔拉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作题为“仰韶文化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发展——植物考古证据”,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师以及历史学院2020级文博专业的研究生参加了讲座,其他年级及相关专业校内外师生通过线上会议方式参与本次讲座,并就仰韶文化尤其是鱼化寨遗址的农业作物特征等问题展开讨论。


孙永刚院长发言

孙永刚院长、塔拉教授和历史学院研究生聆听讲座


赵志军教授首先讲述了世界农业起源的四个中心区:西亚、中南美洲、非洲北部和中国的作物概况。起源于西亚的作物如小麦、大麦、燕麦、葱蒜,起源于中南美洲的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红薯、辣椒等在今天都搬上了我们的餐桌,是人们日常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洲的作物更是占据了今天中国人餐桌食物的一半以上。起源于中国的作物也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为人类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赵教授接着又讲述了中国农业起源的概况,介绍了中国农业起源的三条源流,分为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的北方旱作农业、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的南方稻作农业和主要分布于珠江流域的原始热带农业。其中北方旱作农业以粟和黍为主要农作物,分布在黄河中游,而早期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特点是小米作为在边缘区域出现得比中心区域较早。

随后,赵志军教授讲述了仰韶文化的农业驯化问题。仰韶文化目前在学术界依然存在尚在讨论的问题,如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围、时间跨度、分期及各期的绝对年代、生业形态等。赵教授提出了自己对于仰韶文化分布范围的观点,即东至山西高原、西至陇中高原、南至关中盆地、北至黄土高原,是该问题在植物考古学领域的前沿观点。赵志军教授还介绍了仰韶文化的四阶段分期,即初期(距今7000-6300年)、早期(距今6300-5800年)、中期(距今5800-5300年)、晚期(距今5300-4800年)。同时,赵教授还列举了每个阶段的主要遗址,延续性比较高的主要是泰安大地湾、西安鱼化寨、灵宝底董、扶风案板等遗址。


本次讲座中,赵志军教授重点讲述了鱼化寨遗址作为仰韶早期北首岭期和半坡晚期文化典型案例的基本情况,根据鱼化寨遗址不同粟粒形态证明该遗址的作物驯化过程是漫长的,粟和黍的驯化自仰韶初期至半坡晚期持续了一千年左右才完成。这当中还伴随着野生植物的大量消失、耕种及家畜饲养业与采集狩猎的此消彼长。

孙永刚院长总结发言

最后,赵教授总结道:仰韶时期是北方旱作农业形成的关键阶段,呈现出跃进式发展,因其分布范围扩张、文化影响力强劲、聚落分化显著、彩陶艺术辉煌等特征,断定北方农业社会的建立应于仰韶中期,其中的庙底沟时期建立的农业经济社会为华夏文明起源奠定了基础。赵教授的讲述通俗易懂,讲座风格幽默风趣,不仅为同学们展示了仰韶文化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更展现了华夏农业文明起源的辉煌历史。

编辑:郎洪光

摄影:苏尼汗

校稿:张 

返回原图
/